最近,刚从大学归来的大四学生小张发现了三水的新景象:城区一条熟悉的马路上竖起了上百米的分隔护栏,护栏两旁汽车井然有序地行驶,无法随意调头。
事实上,由于关乎切身出行,很多常住三水的市民迅速关注到了政府的这一举动。“开车在路上安心了很多!”由于道路秩序转好,有市民在网上鼓掌。但也不乏有网友声称护栏导致驾车不便,更有人发帖痛陈:“护栏毁了三水的商业氛围”。
“很多城市的经验证明,护栏能有效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、财产安全。”日前有关负责人回应网友质疑称,相信越来越多的市民将从此举获益。
现场直击交通要道设置护栏保安全
近期,三水政府有关部门在广海路、健力宝路、张边路部分路段、三达路、沙头大道、永兴路等交通要道上设置了中央分隔护栏,对新华路、张边路部分路段设置了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分离护栏。这似乎是三水历史上规模对中心城区公路进行护栏安装,有网友惊呼,三水几乎在一夜之间进入了“护栏时代”。
熟悉周边情况的市民不难发现,这几条路都属于较宽的主次干道及交通量或人流量较大的路段,同时此前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交通方面的疑难杂症——— 行人、车辆乱穿马路,机动车乱停乱放并不鲜见,越线行驶、随意掉头等令人心惊胆战的“荒唐之举”也偶有发生。
而公安、城建等部门向记者表示,在上述路段设置交通护栏之前,曾经组织人力进行实地考察。在借鉴东莞、惠州经验的基础上,最终报请三水区政府同意,决定在中心城区主要路段设置中心隔离栏、机动车非机动车隔离栏;今后还将完善道路交通标线,安装指示牌等相关道路交通设施。
三水公安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此举是为了确保行人、非机动车、机动车各行其道,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,“目前张边路等已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路段,道路交通安全有序,有效保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、财产安全”。
网帖扫描部分车主抱怨未获同情
事关切身利益,很快就有市民将其搬上互联网进行讨论。记者浏览发现,自6月1日起,在当地的“新三水”论坛上,就已陆续出现网民对“安装护栏”的评论;而直至记者发稿前多个相关主题浏览量达到5000左右,十分火热。
安装护栏到底是否符合时宜?也许是因常受行人乱穿马路的困扰,有网友对护栏大赞,现在开车在路上更加安心;而更引人注目的,则是一些网友的抱怨说法,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市民展开了辩论。
“现在开车过马路真的很困难,不知前面的路口还有多远!”6月12日,一位网友发帖称,设置护栏后开车更加麻烦。而很快就有网友分析、安慰称,“现在围栏基本都放在实线上,本来就是不让过的;而没有护栏时穿行也属于违章,因此以前的事故多。”
很多进行理智分析的网友都持近似观点:目前交通护栏基本设在双黄线上,只有此前习惯违规的车主才会觉得不惯。对此,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,“这类车主就是三水设置护栏的原因”。
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,有网友担忧,“从来没有一个城市是这样安装护栏的”,且设置护栏后将导致城市无法四通八达,出现商铺生意下降等负面影响。但很快有网友强调,保护生命安全更为重要———“楼主如果经常经过张边路就知道了,行人乱过马路,车辆双实线转弯,晚上对头车开高灯;如果中间有个人,你根本看不到!”
部门回应安装护栏实非“心血来潮”
“其实设置护栏早已是很多城市行之有效的做法。”参与设置护栏工作的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表示,一些网友声称三水的举动“前所未有”,但就在近在咫尺的珠三角城市中,已经有东莞、惠州等先例。该负责人透露,多年之前相关部门就已产生了设置护栏的想法,但一直未能获得解决,而今年创文则带来了契机。
事实上,三水增设交通护栏的需要早有人提出。记者在三水区政协网看到,早在2008年,区政协三胞委员会、致公党三水支部就在一个提案中提出,近年来三水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社会矛盾突出,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,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更新交通设施,创造良好交通环境,其中具体措施就包括增设交通防护栏,从客观上杜绝交通违法行为。
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这是最重要的目的;有部分人感觉不方便了,实际上是对规范化不习惯,或者太自私。”三水公安部门一位干部在接受采访时直言,今后三水将继续加强对行人、非机动车的路权需求的保障,“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开车的人”。
针对网友的更多意见,公安、城建部门表示,今后安全护栏设置会综合考虑多方因素,将继续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,必要时将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护栏的设置作出适当调整,切实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,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。特别对于有网友认为三水没有同步发展人行天桥、地下通道,对步行者造成很大出行负担的意见,三水城建部门回应称,正在组织交警、规划等部门研究在车流量较大路段设置人行天桥、地下通道,如广海大道正在规划5座人行天桥。